close



騎乘日期:2008.11.22
騎乘距離:91.6公里
花費時間:pm 12:12 - pm06:04
騎乘路線:自宅-台2線-野柳地質公園-台2線-自宅



入冬以來,氣溫漸降!
讓人往山裡頭騎車的意願降低不少,
不過總得找個替代方案才行,現在幾天不騎車就覺得混身不對勁啊!
好在我有先見之明,早早就開始了另類的燈塔古厝巡禮計劃.

幾經嚐試後,感覺相當不錯.
在每次的騎乘路線中,加入一個主要目標.
然後再從旁延伸出其他的附加景點.
如此一來!既可完成騎乘巡禮計劃,
又可經由查詢資料中,學習到以往不曾知曉的常識.
這真可謂是一石二鳥的完美方案!

今天!目標野柳燈塔!
由於它位於野柳地質公園之內,將可趁此機會一遊地質公園.
離上次到此遊歷的時間,已有20年之久!
啊!怎麼會這...麼久遠啊!

一路在強勁的東北季風吹彿下,逆風前行於台2線北濱公路.
於萬里隧道前轉進野柳市區.

 (萬里隧道前往野柳道路上的海岸景觀)



假日的午後,野柳地區人潮擁擠!
地質公園售票口也是滿滿的購票隊伍.
因為自行車不可攜入園區內.
所以趁著向攤商購買飲品的機會,央求商家代為看管鐵馬!
好讓我可以放心的入園參觀.真是由衷的感謝!

 (請購票入園 入園費50元)




野柳岬角

野柳的地層主要由傾斜的層狀沉積岩組成,
海岬與海灣的形成是因軟弱的岩層被侵蝕後凹入成海灣,
而堅硬、抗蝕力強的岩石便相對突出成海岬。

 (野柳海岬:入園前先於防波堤上拍攝)       




記得是國小時曾經來過此地校外教學!
從此之後,每每都是過門不入.一轉眼就是20多年了!
已經不記得以前園區內的模樣.
如今再一次的到訪,感覺規劃的還不錯!
步道串連著個個景點,方便遊客四處觀賞地質景觀.

只是真的很感嘆,國民的旅遊水準依舊低劣!
明明是劃著紅線的禁入區域,仍見大批遊客硬闖!
看來不只是不要讓嫦娥笑我們髒,更要讓她不要笑我們沒素質.
還有此地因為是突出於海岸的岬角,風勢強勁.
可得要注意強風,可別失足落海了.


 (湛藍的海水,讓人心曠神怡)


 (賞景步道貫穿園區各處景點,相當便利)



單面山

是 指一翼坡度陡急、一翼緩傾的山形,
是因為地層被不等量抬升所形成的一種構造地形,
兩座單面山之間則以狹長的海蝕平台相連,
為了區別起見,在入口處附近的這 座單面山以「大單面山」來稱呼,
而岬角末端深入海中的單面山,則以當地人慣稱的「龜頭山」來區別。
從大單面山的觀景亭除了可遠眺整個野柳岬,
還可以從岩壁 上發現一層層造山運動所留下擠壓、扭曲的痕跡,
並看著燭台石、薑石、覃狀石等分區整齊排列在海蝕平台上。

 (龜頭山)


 (龜頭山:位於岬角末端,此面為陡坡面)


 (龜頭山:此面為緩坡面)


 (立於龜頭山遠眺入口的”大單面山”)



為了一探野柳燈塔,
由入口處的大單面山,逛到了海岬尾端的龜頭山.
視野所及的都是海天一色的湛藍顏色.
有一種身在花東海岸的錯覺,真的只有一個美麗可以形容.

 (遠眺基隆海岸線)



豆腐岩

豆腐岩的形成需要有兩組相互交錯的節理、
低角度的傾斜和海水的侵蝕作用下才能產生,
像被切割的一塊塊豆腐,所以稱做豆腐岩。

 (豆腐岩)



其實不管是從遠處或近處看野柳海岬,
都可見到一個紅白相間的通信鐵塔,高聳的矗立在岬角的最前頭.
很多人以為它就是野柳燈塔,結果答案不是它.
野柳燈塔實際上是緊緊依偎在它身旁的燭台造型的建築體.



 (左側:通信電塔     右側:野柳燈塔)


  (來張自拍!可惜這次鐵馬不能一起入鏡!)



來到野柳遊玩,如果沒有來看看”女王頭”,那就不能說來過野柳!
所以今天的騎乘計劃中,女王頭與燈塔是同等重要的目標.
如此一來即可構成本文標題:野柳燈塔光耀女王頭
離開燈塔後,隨即回程往女王頭前進.
那知整個女王頭的四週,都被大陸觀光客給包圍了.
連想拍個特寫照片都辦不到,每張相片裡都有遊客的身影.
這樣子也好啦,讓別人來幫我們拼經濟!


女王頭
野 柳的標誌女王頭即是蕈狀岩,
據專家推測其芳齡將近4000歲,夠老了吧!
但是以遙遠的地質年代來看,卻又年輕得可以,
她原本和其它蕈狀岩一樣平凡不過的一 朵香菇,
在1962、63年間,「轟」的一聲,頂部結核上的節理斷裂,
卻讓它能香菇變女王般的飛上枝頭,成為野柳的代表,
卻也讓它飽受盛名之累,遊客往往 在觸摸下加速人為侵蝕,
目前最細的部份頸圍只剩下142公分,所以是嚴重的問題



 (女王頭: 阿桑!我要拍的是女王頭,不是您的大頭啦!)



既然有好心的攤商幫忙看著我的鐵馬,
那我就儘情的在園區裡到處看看唄!
只是身穿車衣車褲及戴著安全帽的我,特別的醒目.
彷彿我也是園區內的景點一般,吸引著大家的目光.
這種感覺,好奇怪吔!


海蝕平台
海浪不停地掏刷海崖,時間一久,海崖逐漸崩退,
形成與海平面近乎同高度的平坦岩台,這種地形就稱為海蝕平台



 (海蝕平台)



蕈狀岩

「蕈」是菇的意思,顧名思義,這些岩石形似菇類,遠看又極像人頭,
著名的「女王頭」就是其中之ㄧ,海蝕平台是蕈狀岩家族成長的舞台



 (蕈狀岩)



海蝕溝
在野柳岬有許多節理與岬角延伸方向垂直,
節理面易受波浪侵蝕而擴大成海蝕溝。
在風景區範圍中有許多小橋是為了跨越這些海蝕溝所設置的。


 (跨越海蝕溝的情人橋,像不像七夕鵲橋啊!)   


 (海蝕溝之一)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的足跡也逐步的往出口移動.
眼看就要離開地質公園了,忍不住的多拍了許多相片.
要是全po上格子裡,那這篇遊記包準開啟不了的.

 (海蝕平台與龜頭山)



人啊!總是會被美麗的事物給牽絆著.
雖然身軀是告別了地質公園,我的心卻仍懸念著野柳這美麗的海岸.
既然還不想離開,那就再轉進野柳漁港瞧瞧唄!

野柳漁港就位於大單面山的陡坡面,不屬於地質公園!
這裡停泊了許多漁船,更有許多的釣友在港區垂釣.
只不過看了許久,沒見到任何一位釣客中獎.
掃興的我,跳上了堤防!再一次的回首野柳海岬.

 (前頭處為龜頭山,右邊石壁為大單面山)  



就在我徘徊在防坡堤上時,夕陽餘暉將我的身影映照在石壁上.
這與跟在腳邊的影子,有著不同的感覺!
彷彿是我的替身,幻影!所幸將鐵馬也牽上來一起合照了!

 (我的替身?還是幻影? 想太多了!不過就是個影子嘛!)



雖說是不想離開,不過時間不允許我繼續逗留!
只好伴著夕陽,一路享受著順風馳聘在北海岸公路上.
誠如葛爺所言,一路巴過好多的車友!
只因為喜悅滿足的情緒讓我不自覺的加速前行.




以上紅色簡介文字引述自:野柳地質公園全球資訊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鐵馬老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